2022春季(110B) 智慧生活與創新科技
主題:未來自然—數位親生命設計
Next Nature & Techno-biophilia
授課教師:侯君昊 jhou@arch.nycu.edu.tw專業顧問:蔡敦仁
課程平台:
- Zuvio:點名與即時公告
- e3.nycu.edu.tw:作業繳交、課程內容
- Facebook Group:臉書社團
- 其他授課工具陸續公告。
***************************************************************
無論已加選或尚未加選者,均須於開學第一週結束前(2/18)完成以下事項:
- 閱讀網頁版課程簡介(就是這篇文章)
- 填寫基本資料與問卷 https://forms.gle/x1VHHwnEYRQEi3To8
選課條件:
1. 優先選課:建築研究所(不限年級組別)、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學生。
2. 建議研究所、大學部大三(含)以上選修,不限科系。
***************************************************************
前言
科技進步、生活便利、交通便捷、溝通快速,一切變得又方便又聰明,真是美好的世界。真的如此嗎?
智慧建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些冠上智慧的事物真的智慧嗎?那麼人的智慧呢?科技進步之後,人變得聰明還是變笨了?在科技如此先進而複雜的現代,我們真有能力掌握一切嗎?或者,我們根本是被埋在鼓裡?表面上,人類逐漸邁向全知全能的境界,但實際上,我們卻得面對更加嚴峻的資訊過載、資訊真偽、資訊扭曲、人際與自然環境的抽離、以及陳舊思維的諸多限制。
資訊的掌握能力與態度,對週遭事物的察覺與行動,決定了一個社會的智識程度。唯有智慧公民,才能造就一個智慧的社會,也才能形塑智慧城市、智慧城鄉、智慧國家。所以,在我們打造智慧城市烏托邦之前,讓我們先關注生活環境的安康健全、自然生態與聰明設計,這堂課我們將透過創新設計與資通訊科技作為工具和橋樑,探索此議題。
〜 ✻ 〜
修課要求
這是一門研究所等級的跨域整合課程,3學分,供建築研究所學生選修(不分年級組別),也開放跨所選修。本課程同時列為大學部「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科技」跨域學程工作坊類課程,鼓勵具備實踐熱情和設計基礎的大學高年級學生選修。修課人數30人,大三(含)以上與研究所選修,不限科系背景。幾個要求如下:- 課是研究所開設,故研究探索和專業能力很重要,貢獻分享至上!
- 顧慮課業負擔與專業能力,大一、大二不建議選修,若有強烈自信與興趣,歡迎與老師面談評估是否適合。
- 不分系所背景,都要共同探索新思維、學習新工具。
- 有充分機會貢獻一己之長、積極參與跨領域合作。
- 授課、討論與工作坊形式並行。
- 每週有課後小練習,從技術實作到設計逐步累積,期末有分組專題。
- 這是一門有趣而有未來性的課(希望),但應該不是很涼的課。
- 熱情、參與、分享!
1. 簡介
Wellbeing
就字面來說,Wellbeing是身體、心理或經濟條件上的安適、福利、滿足、幸福感,通常從醫療、照護、社會福利等方面探討,而本課程將採用設計與科技應用的面向來探索人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Digital Wellbeing
數位安康有兩個層面,首先是數位科技與網路服務對人類健康與幸福感的影響,其次是運用科技思維、方法與工具介入安康議題,從而衍生出許多解決方案與可能性,尤其利用科技填補或橋接人與自然(生命現象)的鴻溝。本課程一方面從既有問題出發、尋求適合科技介入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探索因為科技融合所帶來的可能性。數位科技作為身心安康、融合自然、邁向幸福的媒介,是全球新興議題,也是涉獵極為廣泛的領域。Biophilia
字面原意是親近生命,由生物多樣性大師威爾森提出。人類是一種生命體,我們天生會對其他生命體或自然環境產生關注、共鳴、以及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互動。一般而言,當我們生活環境中充滿具有生命現象和自然循環的系統,都會對我們產生正面影響、提昇我們的生物自覺。在本課程中,我們談論的「親生命」一詞包括非生命的自然物與自然現象,因為它們也是自然界生命循環的必要組成。Techno-Biophilia
科技介入親生命議題,主要將科技視為人與自然的媒介(medium)與促成技術(enabler),我們將探討兩個面向:(1)以科技媒介引入自然與生命現象,例如利用科技培養苔蘚以過濾空氣、將陽光引導至室內;(2)以科技媒介展現類生命(Lifelike)現象,例如仿自然照明、微動態現象等。Next Nature
人類生於自然,人類的產物也將成為自然的一部份,未來的自然會是什麼樣貌?人與自然可以和解嗎?可以有更深一層的關係嗎?人造物如何改變自然?科技如何讓人類真正成為自然之子?
〜 ✻ 〜
課程中我們將探索與實作以下議題:
學生在課程的各個階段都會進行練習,從基本練習到分組實作,累積若干個人與分組作品。
期末各組設計的裝置雛型將進行展示,分享給更多人,除了有展示機會,並將獲得專業人士意見與評析。
課堂教學、課後練習、課外研習和分組專題,會用到各種不同數位工具,請修課同學務必備齊,如果有困難的話,也可以兩人共用。基本要求如下:
課程參與與作業 40%
期中分組簡報 20%
期末分組專題 40%
其他參考資料:
- 人與科技的關係
- 人與自然的關係
- 科技與自然的關係
- 科技作為媒介
- 生理與心理感知
- 身體的擴增
- 感知的擴增
- 科技與自然的融合
- 白色設計(醫學、醫療與照護)
- 綠色設計
課程探索與實作方法包括:
- 發掘問題:學習脈絡知識、觀察與研擬議題、案例研析
- 成為駭客:熟悉特定系統的運作機制,然後試圖改變它、甚至重構!
- 設計提案:如何運用科技讓人與自然更為親近、挑戰跳脫框架的思維
- 原型實作:打造可運作、可展示的原型裝置
近年來,人類社會中的「自然」、「有機」和「仿生」多在模仿自然的樣貌,流於表象,而欠缺實質作用。本課程的「自然」一詞則取其雙重意義:其一為「生物所具備的天性」,其二為「實體自然萬物」,作為探討的主題。
2. 課程目標
本課程特別關注人與生活空間中的各種「自然」與「親近生命」問題、需求、潛在可能、混搭可能、設計、實作等,設計類型可以包括空間、裝置、物件、系統、...等等多元面向。學生將對科技與親自然議題有充分了解,並具備設計與實驗的基礎。學生在課程的各個階段都會進行練習,從基本練習到分組實作,累積若干個人與分組作品。
期末各組設計的裝置雛型將進行展示,分享給更多人,除了有展示機會,並將獲得專業人士意見與評析。
3. 課程內容
課程主要分為三大階段,每階段5單元(每單元3小時):- 第一階段:暖身
- 專題講座:透過專題講課與主題討論,從不同角度認識各項議題。
- 設計練習:透過手腦並用的創意設計練習,打開眼睛與大腦。
- 工具學習:學習3D建模、互動、數位製造、程式設計等基本設計工具。
- 第二階段:發想與設計
- 分組:根據期初選課問卷與第一階段成果進行分組。
- 議題研擬:實際觀察生活場域、紀錄與發掘問題。
- 分析與發想:分析問題、尋找參考資料、發想可能方案。
- 構思與初步設計練習:構思解決方案、設計與測試。
- 第三階段:期末專題
- 期末專題:進行專題設計、雛形測試、解決技術問題、發展相關應用。
- 雛形實作與成果展示:期末展示將與陽明大學、自造社群(如 FabCafe Taipei, MakerBar Taipei等) 合作進行分享與展示,面對真實的人與社群。
4. 課程期待與要求
這堂課專門為設計、人文、科技跨領域學生規劃,歡迎各系所背景與興趣的同學一起來參與,但從前述介紹可知,課程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不少,也不會是輕鬆愉快的涼課。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穫。應有態度
期待大家具備以下態度:- 關注你生活環境中「人—物件—環境」的關聯性
- 正面看待新科技的潛力與可能性
- 正面看待舊事物的內涵與意義
- 對創新思考的熱情
- 面對複雜問題與挑戰的意願
- 在跨領域對話與合作中具備包容力並積極貢獻
- 樂於分享
- 迫不及待想投身其中並動手參與
溝通管道
為確保課程的溝通管道暢通,請務必熟悉以下平台:- 選課系統與e3裡登記的email是有效信箱,養成每天收信的習慣。
- 點名和重要公告會使用Zuvio。
- 加入課程臉書社團,經常留意社團公告、參與互動。
- 課程參考資料、作業繳交、公告存檔都透過New e3。
- 有任何問題、疑惑、建議,儘速與助教或老師聯絡(透過email或臉書訊息)。
數位工具
- 需擁有以下帳號
- 臉書帳號(課程群組即時通知、討論用)。
- Gmail 或 Google Workspace 帳號,如個人信箱、陽明交大信箱、陽明交大建築所信箱等。
- Autodesk 免費學生帳號,需用學生信箱登記、在學證明認證。
- 筆電(OS X 或 Windows 皆可)
-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iOS或Android皆可)
所有數位工具都會從頭教起,包括程式寫作,保證入門!一次學不會找同學幫忙、兩次學不會找助教指導、三次還學不會找老師負責。課程中可能會接觸的創作工具有(視課程進行狀況調整):
- 三維建模:Tinkercad, Fusion 360, Rhinoceros, SketchUp
- 參數建模:Rhinoceros & Grasshopper (三個月免費試用)
- 電腦創作:Processing, p5.js
- 互動裝置:Arduino, Makey Makey, micro:bit, Raspberry Pi 或其他開發板
5. 課程單元
- 【單元一】暖身與研習:講授、設計練習、數位工具
- 【單元二】發想與設計:分組發想、分析與設計構想、實驗測試
- 【單元三】專題製作:專題設計、原型實作、成果展示
6. 評分標準
本課程無期中與期末考試,學生需積極參與課程討論、實作練習、分組討論與專題製作。課程參與與作業 40%
期中分組簡報 20%
期末分組專題 40%
〜 ✻ 〜
參考資料
主要參考書籍:- Wilson, Edward O. (1984). Biophilia (親生命).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74074422.
- Kellert, S. R. (1995).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 (親生命假說). Island Press.
- Thomas, S. (2013). Technobiophilia: Nature and cyberspace. A&C Black.
- 城市的未來,應該要是甚麼樣子?公民世代,用智慧科技搭建明天的樣貌,臉譜出版社(原文:Smart Cities: Big Data, Civic Hackers, and the Quest for a New Utopia, by Anthony M. Townsend. W. W. Norton & Company)
-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大塊文化(原文:Social Physics: How Good Ideas Spread─The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 by Alex Pentland)
- Enchanted Objects, by David Rose. Scribner.
- 設計思考改造世界,聯經出版社(原文: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by Tim Brown, HarperBusiness.)
其他參考資料:
- 位元城市,天下文化(原文:City of Bits: Space, Place, and the Infobahn, by William J. Mitchell, The MIT Press.)
- e-Topia, by William J. Mitchell, The MIT Press.
- 電子自我與互聯城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原文:ME++: The Cyborg Self and the Networked City, William J. Mitchell, The MIT Press.)
- [YouTube] Knotty Objects: Brick. MIT Media Lab.
- [Ted] The Unexpected Beauty of Everyday Sounds. Meklit Hadero.
- Reality Editor, Fluid Interfaces, MIT Media Lab.
- Object-Based Media Group, MIT Media 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