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物件社群(Object Society)猴年新春活潑開市!

猴年本來就應該是活蹦亂跳的一年,所以就讓我們身邊週遭的生活小物生動起來吧!

本學期主題為「物件社群(Object Society)」,試圖探索新時代在網路思維與科技滲透的狀況下,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新互動關係。相關脈絡包括:文明與人造物、社群關係、溝通詮釋、生態系、智慧生活、物聯網、人機互動等等。這裡所指的物件,泛指各種人造物和生活小物件,可以是器具、工藝品、飾品、家電、傢俱、...等,舉凡與人的日常生活或文化活動有關的東西都包括在內。

0. 前提

這是一門跨領域基礎型整合課程,隸屬於教育部科技教育司「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交大跨校聯盟的課程之一。3學分,修課人數上限30人,建議大三以上修習,不限科系背景。幾個大前提如下:
  • 這門課開設在研究所,故研究探索和貢獻分享至上!
  • 不分科系背景,都要共同探索新思維和新工具
  • 每年分別探討不同議題
  • 有充分機會貢獻一己之長、跨領域合作
  • 一般授課與工作坊形式並存
  • 再次強調:投入、參與、貢獻!
1. 簡介

你曾經思考過「物件」與人類生活的關聯性嗎?物件是你我身上的裝飾品、從事工作的必要裝備、休閒活動的附屬品、和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人類邁向便利生活的工具、奢侈的象徵、或是賦予我們新能力的寶物。然而上述思考都是從人類本位的角度來設想,如果換個角度,我們對物件會有全然不同的看法。

如果物件有基本智慧,它會問什麼問題?如果物件之間懂得相互溝通,它們的語言會是什麼?如果物件有個性或情緒,它會如何表達?如果物件之間因為相互溝通與協同運作而結合成一個具體而微的社群或社會,這個社群的生態會是如何?最後,這樣的物件和人類社會之間會形成什麼樣的共生模式呢?

單從資訊技術的觀點來看,上述問題毫無疑問已有答案,也就是遍佈你我身邊的智慧裝置、感應器、以及正在蓬勃發展中的機器溝通(M2M)、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和人工智慧(AI)的結合。但如果從生態、社會、有機與擬人化的觀點來看,則仍然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那會是一個令人好奇、充滿各種可能的未知世界,亟待我們探索。

簡而言之,在這門課中,我們將探索物件之間、物件與人的關係,接著改造舊物件或打造新物件,使其具備基本的表達與溝通能力,最後建構一個物件社群。

大家應該都知道小木偶的故事吧?這門課的學生將同時扮演木匠和仙女的角色,打造小木偶並賦予活潑的生命。好吧,也許沒這麼神奇,但有夢最美~

先來聽 David Rose 怎麼介紹「魔法物件(Enchanted Objects)」(1小時),這是他應邀在 Google 的演講(可打開英文字幕):


看過這段演講,你(妳)的腦子開始奔放了嗎?

讓物體生動表達與相互溝通

說到讓無生命的物體生動,功力最高強的首推迪士尼動畫師。1940 年迪士尼推出的幻想曲(Fantasia) [YouTube連結] 長達兩個多小時,如果時間有限,可以跳到 14'00" 的胡桃鉗組曲和 29'00" 的米奇魔法師兩個段落,欣賞各個角色(尤其是無生命的物件或植物、花朵),即使沒有嘴臉表情,也能透過細膩動作和表演,使其充滿情緒與魅力。
Fantasia (1940), Disney. [YouTube連結]

所以,不一定要有臉孔才能做到生動、也不一定要講人話才能溝通。當人形機器人愈來愈像真人,面臨的恐怖谷(Uncanny Vally)效應也愈強,有張人臉的機器人原本要給人親切感,但往往看似骨肉皮分離、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當電腦開始聽人話、說人話,人類反而過於仰賴語言,失去了創造與理解不同溝通方式的能力,就像逐漸消失的少數民族語言一樣令人惋惜。所以,任何型態的機器人都可以透過細膩的動作表現而變得生動、透過特有的訊息模式來互通有無,例如皮克斯動畫的瓦力(Wall-E)和伊芙(EVE)、星際大戰裡的R2-D2和BB-8等。

愛立信(Ericsson)曾在 2011 年委託拍了一部短片,想像未來智慧家庭中物品間的社群連結,該片還獲得2011媒體與電視獎、紐約影展的銀牌獎呢。


以今天的科技化程度,影片裡的技術幾乎都可以做到,但困難之處在於機器間的溝通不只是傳遞訊息而已,還能夠相互協調、進行相關脈絡的搜集資料與推論,甚至還會搞點小幽默。

人類的聽覺、視覺等感知系統既敏銳又極其聰明,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超能力」。光聽機器聲響就知道問題所在、敲敲牆壁就知道哪裡脆弱、觀察生長狀況就知道植物的健康狀況、甚至遠遠聽到腳步聲就知道那是誰了,不是嗎?其實,我們身邊事物都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在傳遞訊息呢!

2. 課程內容

課程主要分為三大階段,每階段5單元(每單元3小時):
  • 第一階段:暖身與研習
    • 講座:透過專題演講與主題討論,從不同角度認識物件社群概念。
    • 創意設計練習:透過充滿刺激與挑戰的創意設計練習,打開大腦。
    • 數位工具學習:學習3D建模、互動、數位製造、程式設計等基本設計工具。
    • 初步分組:根據期初選課問卷進行分組,熟悉分組合作解決問題。
  • 第二階段:發想與設計
    • 實地踏查:實際探索生活空間、場域觀察、紀錄與發掘問題。
    • 分析與發想:分析問題、尋找參考資料、發想可能方案。
    • 構思與初步設計練習:構思解決方案、設計與測試。

  • 第三階段:期末專題
    • 期末專題設計:進行專題設計、雛形測試、解決技術問題、發展相關應用。
    • 雛形實作與成果展示:期末展示將與台北地區自造空間(如 FabCafe TaipeiMakerBar Taipei等) 合作進行分享與展示,面對興趣團體與專家(玩家)們。
要特別注意的是上課時間,本學期由於我個人有兩次較長時間的國外活動,以及考慮到較密集的工作坊形式對技術性教學效果不錯,所以每隔週會有6-8小時的上課時間。

3. 課程要求

這堂課沒有先修科目要求,歡迎各種科系背景與興趣的同學一起來參與,包括:工程與科學、社會與語言、設計與傳播、商業與管理等。

期待

我期待大家具備以下態度:
  • 關注你生活環境中物件與人的關聯性
  • 正面看待新科技運用於未來生活
  • 對創新思考的熱情
  • 面對複雜問題的準備
  • 在跨領域對話與合作中具備包容力並積極貢獻
  • 樂於分享
  • 迫不及待想投身其中並動手參與
課程中會以分組方式進行發想、設計與雛形實作,需要多元背景的同學共同參與,包括分析、思辨、發想、概念設計、實驗、觀察與紀錄,以及語言、文案、互動裝置、程式寫作等,每位同學除了既有能力外,也都需要再學習新工具。

溝通管道

為確保課程的溝通管道暢通,請務必留意:
  • 選課系統裡登記的email是有效信箱,養成每天收信的習慣。
  • 加入課程臉書社團,經常留意社團公告、參與互動。
  • 有任何問題、疑惑、建議,儘速與助教或老師聯絡(透過email或臉書訊息)。

數位工具

課堂教學、課後練習、課外研習和分組專題,會用到各種不同數位工具,請修課同學務必備齊,如果有困難的話,也請盡可能兩人共用。基本要求如下:
  • 需擁有以下帳號
  • 筆電(OS X 或 Windows 皆可)
  •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iOS或Android皆可)

所有數位工具都會從頭教起,包括程式寫作,保證學會!一次學不會找同學幫忙、兩次學不會找助教指導、三次學不會找老師負責。課程中預計會接觸的創作工具有:

參考資料

主要參考書籍:
  1. Enchanted Objects, by David Rose. Scribner.
  2.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by Tim Brown, HarperBusiness. (中譯本:設計思考改造世界,聯經出版社)
  3. Smart Cities: Big Data, Civic Hackers, and the Quest for a New Utopia, by Anthony M. Townsend. W. W. Norton & Company. (中譯本:城市的未來,應該要是甚麼樣子?公民世代,用智慧科技搭建明天的樣貌。臉譜出版社)
  

其他參考資料:
  1. City of Bits: Space, Place, and the Infobahn, by William J. Mitchell, The MIT Press. (中譯本:位元城市,天下文化)
  2. e-Topia, by William J. Mitchell, The MIT Press.
  3. ME++: The Cyborg Self and the Networked City, William J. Mitchell, The MIT Press. (中譯本:電子自我與互聯城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 [YouTube] Knotty Objects: Brick. MIT Media Lab.
  5. [Ted] The Unexpected Beauty of Everyday Sounds. Meklit Hadero.
  6. Reality Editor, Fluid Interfaces, MIT Media Lab.
  7. Object-Based Media Group, MIT Media Lab.

SaveSave